Copyright © 2009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611号 |
江阴市人民医院护理概况 | ||
(2021) | ||
| ||
江阴市人民医院核定床位数2200张,实际开放床位数2200张,共计63个护理单元,实施护理部—科护士长—护士长三级管理。目前我院护理团队1365人,主任护师12名,副主任护师117,主管护师363名,护师547名;研究生学历10人,本科学历1082人(78.42%),大专学历280人;高级职称77人,中级职称364人;国家级专科护士7人,江苏省专科护士70人,无锡市专科护士45人。 一、实施单元标准化建设,实现科学管理。 1.环境管理标准化。制订并落实病房、治疗室、护士站、处置室、换药室等区域质量评价标准,实行“五常法”管理,督查结果纳入护士长考评体系,以期达到区域管理的同质化。 2.护理文档管理标准化。文档分循证、运行两大类,循证台账包括《护理常规》、《护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》、《护理工作流程》、《护理质量标准与评价》、《护理安全目标》、《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》、《护理操作规程及并发症的预防》等;运行台账分为质量管理、教育培训两类。 3.患者风险评估标准化。建立压力性损伤Braden计分表、跌倒/坠床、管道滑脱、VTE、营养NRS-2002风险筛查、疼痛评估量表,患者自理能力评估量表(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)并实行网络直报,实时监控。 4.病区药品管理标准化。药品包括专科基数备药、抢救药品、高危药品、麻醉精神药品四类,制订并落实“药品管理评价标准”,督查结果纳入护士长考评体系,以期达到管理的同质化。 5.抢救车管理标准化。抢救车实行封条管理,制订并落实“抢救车管理评价标准、简易呼吸气囊检测评价标准”,督查结果纳入护士长考评体系,以期达到管理的同质化。 6.专科建设标准化。建立专科化临床护理的示范病区评价体系,深化专科护理内涵,每个护理单元落实三个“一”:一组专病护理质量标准、一套专科护理质量指标、一列专科护理操作技能。 二、深化护理岗位管理,激活内在活力。 1.我院自2008年起不断探索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,从岗位设置、护士分级、人力调配、岗位培训、绩效考核、职称晋升等六个方面进行护士管理方式改革,形成“四级八岗”护士能级管理办法,该项目获2014年度江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。 2.夯实分层级岗位培训,注重培训效果。科室实施护理总带教岗位管理,具备一支职业素质高、业务技术强、带教经验足的护理教师队伍。完善以“岗位胜任”为目的的分层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体系,重点抓护士长管理培训及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,考核结果与考评挂钩;实施“双轨制”三基培训考核模式,开展培训优秀科室评选,夯实各级护理人员基础、专科业务能力。 3.推进护理“品管圈”活动,深化、延展专业内涵,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。2013年,医院在无锡市优质护理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一名,2015年,在全省三级医疗机构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,医院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满意率均达到100%;2015年心内科护理团队的“心动圈”在全国品管圈力压群芳,脱颖而出,获大赛三等奖,2018年江苏省医院协会品管圈(三甲组)一等奖,2019年江苏省医院协会品管圈(三甲组)三等奖两项;2020年江苏省医院协会品管圈(三甲组)二等奖一项,三等奖一项。 三、建设专业学组,推进同质化护理。 借助省市专科护士培训平台,截止目前,已培养了122名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专科护士。 1.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作用,组建伤口造口失禁、糖尿病、管道、静疗、VTE、疼痛、营养、气道、急救复苏、输血、吞咽障碍、中医护理、监护护理、母婴护理、护理教学管理等15个护理专业学组,对全院乃至全市的专科护理质量、专项护理技术质量的同质化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。 2.开设护理伤口造口门诊、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、PICC护理门诊、吞咽障碍护理门诊、腹透护理门诊,2020年全年门诊量2万4千多人次。 3.消毒供应中心“供应室区域化建设”获得江苏省各级专家的一致肯定,面向全市40家医疗机构服务。 4.2016年静疗管理学组创建成为“无锡市静脉治疗护理专科护士培训(进修)基地”。目前已培养无锡市专科护士(静疗)93名。 5.优质护理资源下沉。负责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其他24个成员单位培训、质量督查、人才培养、专科技术指导等护理工作,2020年该项目参加全国医院县域级擂台赛“延续性护理服务”主题决赛,获得“银奖”。 6.2021年8月获批成为首批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(苏护会[2021]32号)。 四、护理服务角色拓展,专业培训向社区延伸。 专科领域延伸,医院近些年已逐步成立糖尿病教育中心、孕妇学校、肿瘤教育中心、肾脏病教育中心、乳甲疾病教育中心等健康教育中心。推动专科护理发展,提升专科护理内涵,彰显专科护士魅力。 1.糖尿病护理门诊完成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孕妇教育,完成血管并发症筛查,建立长期糖尿病管理档案,回访糖尿病患者及家属;管理科外胰岛素泵护理,负责院内糖尿病会诊;举办糖尿病教育学校课堂,同时为社区群众普及了糖尿病知识,提供义诊咨询、并发症体验等服务。 2.肛肠外科ET师卞惠娟造口护理门诊全年接诊,举办“玫瑰之家”江阴市造口联谊会,推广江苏省护理学会建立的“居家造口护理平台”,分享新技能新经验,更新理念,有助于造口人乐观地面对生活。 3.乳甲外科全年开展乳癌患者院内院外课堂,走向社区、家庭及乡镇医院;与江阴市健康促进中心、市癌症协会共同开展的乳腺癌“粉红心光康复家园”公益科普线上巡讲、“心光同行粉红家园”大型义诊活动,与江阴市妇联联合举办了“疫路为她,心光同行”江阴市三八妇女节乳腺、宫颈病专家线上公益义诊活动。 4.肾内科腹透门诊常年开诊,在透病人213人;每月一次患教会;建立线上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健康教育;每年举办举办“肾友会”,受益人群30人。 5.静脉输液治疗学组参予江阴市护理质控中心静脉输液管理专项质控,从而促进各PICC门诊规范管理、规范操作。 6.营养管理学组推广“健康中国营养先行”理念,对患者及家属开展营养知识调查,从而让更多的患者掌握自我膳食营养及健康管理,提高膳食营养的意识,避免膳食营养误区。 7.急诊急救专业学组校园、体育健身俱乐部、澄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颐乐居爱心护理院,进行现场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手法、CPR及AED、气管插管、简易呼吸囊急救技能的培训并完成考核,提高急救技能,保障患者安全。 8.根据WHO/UNICEF关于爱婴医院的标准和要求,孕妇学校完善了硬件和软件设施,开展母乳喂养周活动,举办主题“支持母乳喂养,守护健康地球”讲座,发起保护、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全球性行动,促进母婴健康知识普及,建立母乳喂养信心。 9.深静脉血栓学组开展义诊宣传活动,电子屏幕循环播放宣讲视频、发放深静脉血栓预防宣教手册、指导预防护理方法,向广大市民宣传血栓防治知识,提高全民对此类疾病严重性及防治重要性的认知,增进全民健康。 10.医院监护管理学组举办“江阴市心血管监护质量促进项目”,到康复护理中心授课,提高基层医院护士心电监护知识水平及分析能力,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。
| ||
【打印】 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 【关闭】 |